子机构
400-600-1123
logo
备考资讯 提分课程 答疑社区
登录
注册

GAMT备考,逻辑削弱题解题技巧

申友 2021-10-14 04:36:23

GAMT备考,逻辑削弱题解题技巧


想要拿到GMAT逻辑部分的高分,大家在平时也要侧重来学习一下逻辑题型的特点和解题的方法。今天我们重点来讲解的是GMAT逻辑削弱题的题型技巧。供大家参考学习。



src=http___nimg.ws.126.net__url=http%3A%2F%2Fdingyue.ws.126.net%2F2021%2F0411%2F9098a763j00qrehy1000tc000hs00bvc.jpg&thumbnail=650x2147483647&quality=80&type=jpg&refer=http___nimg.ws.126.jpg



01.GAMT逻辑,削弱题(反驳题):

选一选项,反驳文章|PROFILE

(一)标志词

weaken,castdoubt,argue,

against,damage,counter,

challenge,refute,jeopardize,undermine,rebuttal

(缺陷题)drawback,flaw,criticism,reasoningerror,weakness,failtodo

缺陷题常常是指出推理的逻辑错误,如:由A→B,不能得出B→A。


(二)技巧

1、模糊词一般不选,含some,notall(not+极端词),possible等模糊词的选项;但极端结论可以用模糊词反驳;

2、条件选项一般都错;

3、若结论是ifA,B;whenA,B承认A,削弱B;

4、若结论是PlanGoal,承认Plan,削弱Goal

5、正确选项:与原文论据的话题最接近,作用于相对量;

6、反驳某物会下降:下降不了(错);下降后还会再上升(对)。

7、ABCD,先反驳A


02.GAMT逻辑题,很多都可以当成反驳题来做|PROFILE

1、假设题:对正确选项取非,能够反驳文章。

2、评价题:对正确选项回答Yes或No将分别反驳或者支持文章(作用相反)。

3、加强题:对正确选项取非并不能反驳文章。(与假设题的区别)。

4、归纳题:正确选项不能反驳文章。

5、解释题:文章前后自相矛盾,正确选项解释了能够反驳前文的内容。


03.GAMT逻辑题,反驳的方法|PROFILE

1、反驳现象解释文:还有其他解释——有时是支持题答案,而非假设题答案:香烟税的题。

2、反驳“偷龙转凤”的推理错误:龙凤之间存在差异,不能互换。


比如:

(1)题目:每包香烟税上升8美分后的一年,香烟销量下降了10%。然而,在该税上升之前的一年,香烟销量只下降了1%。因此,香烟销量与香烟税后价格密切相关。

(2)偷换概念:将“香烟税”换成了“香烟税后价格”,则多了一部推理过程:

(3)推理过程:香烟税上升→香烟税后价格上升→香烟销量下降。

(4)反驳方法:香烟税上升,税后价格未必上升。


假设题:香烟税上升之后的一年,香烟的税前价格不变或上升或降低但未超过6美分支持题:否定其他解释——并未发生:人们赚的少了,人们意识到吸烟有害健康了,这是现象解释文,支持的方法是否定其他解释,为什么这不能作为假设呢?

因为,即使存在其他解释,也不能说结论错误。有可能只是考虑不周,有两种原因并存,销量既与香烟税后价格有关,又与人们的收入或者健康意识有关。仍然不能否定结论的正确性。而假设是彻底推翻了结论,销量压根就跟税后价格无关,因为税后价格不变或者下降了。


3、反驳调查结果不能说明结论:指出样本存在的问题——样本比较特殊,不具有普遍性。

比如:(1)调查要证明的结论:使用电脑会减少看电视的时间。

(2)选取的样本:使用电脑的人。

(3)样本存在的问题:会买电脑的人就是看电视时间少的人。


4、反驳二者比较的推理结论:二者不存在所谓的区别(现象解释文,唯一区别在结论,可推翻)或二者存在区别,但不唯一(现象结论文,唯一区别=现象在论据,不可推翻)。


比如:

(1)推理过程:因为:A、B都有C,但A的C低。A和B的唯一区别是A会做D。

所以:是D导致C低。

(2)反驳方法:未讲明B不会做D——如果B也做D,那D就不是二者间的区别。

(3)反驳依据:A、B之间有C的区别,要确定造成区别的原因,必须明确A、B之间唯一的区别,如果这个区别是D那么就是D导致C低。所以,必须有一个前提是B不会做D。


比如:

(1)推理过程:因为:A、B都用于解决C,但是A的功效比B好,A和B的唯一区别是D所以:是D有利于解决C。

(2)反驳方法:A和B还有一个区别是E——则有可能是E有利于解决C。

5、反驳两个解释之一:A、B两种解释,用来解释C,反驳A,在违背A解释的情况下,仍然发生了C(控制变量)。


比如:

(1)现象:40岁之后,科学家不再从事强调创造力的工作。

(2)解释:解释1:40岁,岁数太大了,失去了创造能力。

解释2:在一个领域做的时间久了,失去了创造能力。


(3)反驳:

反驳解释1:大于40岁的人,仍在从事创造性工作,因为他们入行较晚。

反驳解释2:小于40岁的人,很早就入行,仍在从事创造性工作。

反驳取缔具有“杀鸡敬猴”效用的单位的意见:一个单位倒了,千千万万的犯罪起来了。反驳技术能够解决污染问题:技术能确保不会产生新的污染物,但可能有污染物的残留。


关于profit的反驳:销量的变化,售价的变化,成本的变化,必须结合起来才能决定利润profit的变化。

参与讨论

x
纠错文章
错误描述
吉祥物小蜜蜂

关注公众号

公众号

扫码关注申友雷哥GMAT公众号

立即获取12GGMAT核心资料

微信咨询

申友在线咨询二维码图片

扫码添加申友雷哥GMAT官方助手

立即咨询GMAT网课面授课程

联系申友雷哥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:400-600-1123

Copyright © 2021 All Right Reserved 申友雷哥教育 版权所有 沪ICP备17005516号-3 免责声明 互联网经营许可证编号:沪B2-20210282